首先介绍下各种感统训练需要的感统训练器材。
平衡能力训练
–平衡木/平衡台/蹦床/旋转圆筒/独脚椅
本体感训练
–跳绳/ 滑板/ 滑梯/ 阳光隧道/ 彩虹筒
触觉训练
–羊角球/ 袋鼠跳/ 大龙球/ 爬袋
手眼协调性
–拍球/ 趴地推球/ 抛接球/ 网缆插棍
下面为大家介绍各种感统训练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。
滑梯:俯卧在滑板上,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,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,双腿并拢头抬高。强烈刺激前庭体系,头部、颈肌同时收缩,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。
滑板车: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,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,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,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,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。
插棍:俯卧在网缆中,头部抬高向前,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,让孩子在摆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,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。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
脚步器:走动时自然放松,身体正直,全身协调,注意力集中。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,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,发展协调性,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
跳跳床: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,双脚并拢蹦跳,跳起来时,膝盖弯曲,脚后跟踢至臀部。强化前庭刺激,抑制过敏讯息,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。 ?
S形平衡木: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,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,双手平伸抬头挺胸,双脚交替前走。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。
羊角球:让孩子坐在球上,双手紧握着手把,身体屈曲,向前跳动。姿势和双侧的统合,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。
平衡台: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,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,并保持身体的平衡。强化前庭刺激,加强身体平衡能力。
圆筒吊缆:孩子屈曲身体,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,做前后左右大回转。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。
圆木马吊缆:让孩子俯卧在圆木马上,双手紧握吊缆,前后左右摆动。促进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功能。
跳袋:孩子站在袋中,双手提起袋边,双脚同时向前跳。在跳跃动作中,强化前庭刺激,抑制过敏的讯息。
独脚椅:坐在独脚椅上,手平伸,双脚交叉踢高或单脚连续踢,身体保持平衡。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,协调身体,控制重力感,建立前庭感觉机能。
四角晃动平衡板:让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,双手抓紧吊缆,做前后左右晃动,同时保持身体平衡。调节固有前庭感觉,发展平衡力。
晃动平衡木: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面,身体两边有护栏,单手扶持或双手平伸抬头挺胸,双脚交替前走。建立本体感觉和加强身体平衡能力。
趴地推球:趴在地上,球摆放在面前,离墙壁30-50公分,手臂抬起,然后推球。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能力。
阳光隧道:让孩子俯卧着身体,从隧道中爬行通过。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,并调节前庭感觉。
圆形滑车:附拉绳,可坐、卧、站各种姿态,并可作团体游戏。训练儿童前庭平衡,视觉阅读能力。
触觉球:球面有特殊设计软质颗粒,并含有香味,游戏中提供了丰富的触觉和嗅觉刺激,稳定情绪。
常用的几种感统训练方法:
1.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
(1) 坐在吊网内左右前后旋转摆动;
(2) 仰卧、俯卧在大笼球上滚动,保持身体的平衡功能;
(3) 站立在平衡台上接抛球或拍球;
(4) 坐在独角椅上保持身体平衡;
(5) 坐在羊角球上跳跃;
(6) 站在蹦蹦床上跳跃;
(7) 走平衡台或直线行走;
(8) 拍球、运球行走;
(9) 跳绳、骑自行车;
(10)荡秋千、攀爬绳架、在草地上翻滚。
2.针对触觉过敏的训练
(1)用各种不同质地的毛刷、干布摩擦刺激手指、掌心、躯干、四肢的皮肤;
(2)毛巾游戏,用大毛巾把孩子裹起来,让他在毛巾中滚动,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;
(3)让孩子身体靠墙,或用两个垫子把孩子挤压在中间,从轻到重挤压身体的不同部位;
(4)用梳子梳头,用吹风机(冷热)吹动全身不同部位;
(5)玩橡皮泥、湿面粉及泥巴,训练手指的肌肉;
(6)穿越彩色山洞、四肢爬行、翻滚;
(7)在浴缸内做沐浴游戏;
(8)在大自然环境中学习游泳;
(9)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,用带刺笼球进行全身不同部位的挤压按摩;
(10)球池运动,让孩子模仿开汽车、跳跃等姿势。
3.针对本体感觉的训练
(1)头部和四肢弯曲、伸展、左右摆动、上下摆动;
(2)举起、提起、背起重物行走或上下楼梯;
(3)俯卧撑以及抓住双手,拉起身体;
(4)伸展扩胸器;
(5)脚踏车或滑板车及前冲滑板运动;
(6)四肢趴在地上,用手支撑;趴地推球;
(7)跳蹦蹦床,单脚跳、兔子跳、单脚站立;
(8)辨别自己身体的上下、左右、前后方位;
(9)闭眼触摸,指认身体的不同部位;
(10)与同伴进行捉迷藏的游戏等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