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近年来我国 感觉统合训练的开展情况及试验结果来看,幼儿较大龄儿童来说对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更有兴趣,这意味着,同样的干预幼儿更容易接受,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更好。
综上所述,与其孩子上学后着急上火,不如从小防患于未然。感觉统合教育应提前到幼儿期系统进行,纳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来。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,寓教于乐。事半功倍。
感觉统合教育进人幼儿园应遵循新的教育理念。以《纲要》为指导,遵循幼儿感知觉发展特点,组织以发展幼儿感觉统合能力为目的的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,即系统的的玩。帮助幼儿的感觉运动功能发展,幼儿身心潜能、促进智力发展、增强体质和培养良好行为的目的。
各种训练方法赋予游戏化。幼儿园开展感统训练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活动及游戏活动。以感统器材为载体,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,充分挖掘各感统器械的教育功能,设计出,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,激发幼儿的兴趣。幼儿参加感统训练,不只是在发展动作、增强体质、提高机体协调能力上有提高,在智能、行为品质、审美情趣、艺术表现等方面,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。感觉统合教育它虽然不象技能学习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它是技能学习和知识学习的基础,是对幼儿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途径,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前提条件,在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
幼儿感觉统合教育的开展应遵循适度、适量的原则。适度,即难度要适当,使幼儿时常获得成功感,树立自信心、自豪感,更乐意学习。适量,即同类刺激不宜过分集中,防止单调、枯燥的重复,活动中注意动静搭配,运动觉、触摸觉与视觉、听觉的活动交叉进行,减少疲劳,提高兴趣。
加强幼儿园的科研能力,创造性实施感觉统合教育
感觉统合教育实际上用滑板、圆筒、平衡台、吊缆、羊角球等20多种训练用具,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训练计划,寓教育于游戏之中。
为了避免游戏的单调性,教育者要不断推陈出新,利用训练用具创造出更多的促进幼儿感知觉能力发展的游戏。
为达到良好的效果,感统教育也应进入家庭,幼儿园应作为家长教育知识的指导者,努力研究适宜家庭感觉统合教育的方式方法。
感觉统合教育应顺应世界教育形式,进入幼儿园教育系统,以上是我对感觉统合教育进入幼儿园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。
|